哲学 |美德即知识
- Shevane Hwa
- Jul 24, 2024
- 3 min read
Updated: Nov 29, 2024
最近朋友们频频称赞我的“智慧”,说我对许多不同领域都有独特的看法和观点。感激之余,我想澄清:这智慧并非来自我,而是前人思想的光辉。我只是通过书籍窥探其中一二,将其片段内化为自己的表达。
语言的三种层次
曾听过一个说法,语言的表达分为三个层次:
简短的信息
书本的知识
智者的智慧
坦白讲,我目前只是第二层,努力在信息与知识之间归纳整理,离真正成为智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然而,我抱有一个宏愿:将来能有幸触及第三层,用智慧为更多人带来启发。 臭屁完了,好好的说一说美德即知识这回事。
“美德即知识”的哲学思考
苏格拉底提出的“美德即知识”(Virtue is Knowledge)是我近年来反复琢磨的命题。他认为,美德是一种对善与正义的深刻理解。只有拥有这种知识的人,才能真正践行美德。
这一观点也贯穿于我最喜欢的四本书中:
《真实的幸福》 - Martin Seligman教会我们如何通过发挥美德和优势来实现幸福。
《论语》 - 孔子提倡以德立身,以德治国,强调德行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。
《道德经》 - 老子倡导无为而治的智慧,注重人与自然、社会的和谐。
《普罗塔戈拉》 - 柏拉图从对话中揭示了道德的本质以及美德的养成路径。
美德的社会意义
美德不仅是个体修养,更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。以下几点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它的意义:
行为约束美德是一种自我约束,为集体利益负责的选择。
文化道德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,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。
法律与公正虽然法律可以制裁行为,但真正的正义需要植根于内心的美德。
具体而言,以下几种品质构成了美德的核心:
诚信:以诚实和廉洁的态度为基石。
问责:对自己的言行负责。
独立:在外部压力下保持自主性和勇气。
公正:公平对待所有人,不偏不倚。
尊重:尊重他人的价值与多样性。
职业操守:营造安全、尊重和赋权的环境。
Martin Seligman 在其积极心理学研究中提到,美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。通过发挥个人优势,我们可以超越自身的弱点,找到真实的幸福。
善良是一种选择
亚马逊创始人 Jeff Bezos 曾说:“聪明是一种天赋,善良是一种选择。”
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,提醒我们不要因利益、欲望而放弃善良。苏格拉底亦言:不善良源自无知。人们之所以做恶,并非刻意为之,而是对善的理解尚未到位。
推荐书单
《哲学与人生》 - 傅佩荣
《真实的幸福》 - Martin Seligman
《论语》 - 孔子
《道德经》 - 老子
《看不见的女性》 - Caroline Criado Perez
总结
智慧的修炼,是从无知到觉醒的过程。我们可以从书籍中获取知识,从生活中吸取经验,从反思中获得成长。最终,我们选择以美德为指引,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平衡。
“真正的智者,不在于知晓多少,而在于如何以善意与智慧应对每一天。”
图片:@知乎 |6种美德及24种优势

延伸其他文章:积极心理学 |美德及优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