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.png)


他人眼中的我,是我吗?
古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刻着这一句格言 ------ “认识你自己” (Know Thyself)。 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,学习如何与他人、世界相处前,我们需要先花时间去认识自己。 我们通过不断地提问和反思,就可以去澄清自己的观念,从而达到对自我的深刻理解。...


科学的尽头是玄学吗?
朋友问我:科学的尽头是不是玄学? 我的回答是:要先弄清楚自己对“科学”和“玄学”的理解,再来谈科学的尽头是不是玄学。 科学:可被验证的解释 在我看来,科学研究的是一些人类或机器 能够观察到的动态 。它通过收集数据、寻找规律,来验证某个想法。当一个想法被验证后,就会发展成“理...


看清世界后,依然选择善良
期待与无常 人往往会期望好的结果,并且相信因果报应的效应,才会去完成一件好事。可是如果命运没有回馈他们好的结果,比如突然患上疾病,或者家人遭遇不幸,就会因此动摇信仰,甚至放弃一贯的行为作风。 或许我在同样的遭遇下,也会做出类似的反应。...


前任、朋友和世界教会我的人生课
人生苦乐成败,离不开“关系”。 说实话,我也有很多失败和笨蛋时刻,只是以前没机会跟你们说。 比如,我曾经被小三,也做过小三;被男人骗财、被同事骗钱;有一次醒来发现男友在别人家,甚至看过电话里对方和别人亲密的视频…… 恋爱里被 ghost、被伤害,也经历过好几次的暴力对待。...


那些假装很努力的人,其实在害怕不确定性
我承认,有一类人,我真的不太喜欢。 他们总是不努力,却又靠人脉达成成就。 我不喜欢,是因为我 曾经羡慕过,也嫉妒过 。 我比较内向,不太习惯和各种人群聊天,也不擅长混圈子。 所以,我把注意力放在 “努力” 和 “成长” 上,用自律来建立安全感。...


书友推荐的书 | 人生意义是什么?
作者堵在高速上几小时,最后决定乱开车寻找其他出口,油快耗尽时,感到迷茫及崩溃,接着碰到了一家咖啡馆。咖啡馆内的菜单选择不多,但是有这样三个问题: 1.你为什么来这里? 2.你害怕死亡吗? 3.你满足吗? 这些问题引发了深刻的思考。书中亮点包括: ...


韩式fiction | 治愈系的书永远最香😍
咖啡和书籍绝配~☕📚 这趟旅程我选择了 《Welcome To The Hyunam-Dong Bookshop》这本书,这是一本很治愈的书籍,我已经很久没有沉溺于一本轻松书籍中了。 常常在读书会中接触很多不同的人,看见别人的优秀,就会很想要努力学习一点什么,然后去充...


《四十我就废》| 人生低谷,也能笑着爬起来?
最近偶然翻到一本书,中文译名是《四十我就废》,原版书名是《Confessions of a Forty-Something Fxxk Up》。 一开始我只是好奇40岁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,没想到读着读着,居然被这本书逗得哈哈大笑,还顺带陷入了人生思考。 ...


80kg → 50kg
🦧减肥相关细节 16.07.16 Start Diet 原本体重:80 kg 现在体重:50kg 共减 :30kg 用时:一年又两个月 减肥最基本的概念 饮食 70% / 运动 20% / 生活小习惯 10% 减肥最重要的是观念对及意志力要坚定!意志力不够就找朋友帮忙co...


那些陪我长大的作者,比初恋还难忘
🙊 书单里少不了亦舒、岑凯伦、琼瑶、席娟、三毛、倪匡、东野圭吾、丹·布朗等,他们陪着我长大。 2002 到 2020 年,我的书单几乎被言情、推理、惊悚和犯罪小说承包了。 20年间,我看书如吃饭,一本接一本,津津有味,前后读了 3582 本小说。 ...


韩炳哲的书你读懂了吗?| 马来西亚读书会
我读完《在群中》了,字是都认识的, 但组合起来~对不起,我又看不懂了。 老实说,我常常是先抓关键词,再对照脑中那一点社会学残存知识,才慢慢拼凑出一点点意思。 刚好今天参加了 @BooKu 的读书会《我没有梦想,是一条咸鱼吗?》 讲者聊的是韩炳哲的《倦怠社会》,...


我正在偷偷整理人生的草稿
🧠【我脑袋里住着一个宇宙】 我很喜欢和自己对话。 不是那种对着镜子自言自语的画面感,而是那种脑袋里时不时会跳出一个声音,问我:“你觉得人类为什么需要国家?”、“教育制度真的有效吗?”、“如果阶级是人为建构的,那我们为什么还会甘于活在里头?”...


《我在底层的生活》&《打工女孩》
东西方底层生活田野观察实录 五一假期读完这两本书,心里很不平静。 我沉浸在两本社会学田野观察类书籍里: 《我在底层生活》(西方) & 《打工女孩》(东方) 这两本书,都是女性走进底层劳动的记录。 但看完之后,给我的压抑感却完全不同。 《我在底层生活》像是一场社会实验。...


你能同情一个罪犯吗?
最近我参加了一场犯罪小说主题读书会。 几位素未谋面的书友,坐下来谈人性、谈犯罪。 讨论的起点,是《白夜行》。 当世界不给你第二个选项, 当“犯罪”是唯一能守护所爱、保护自己的方式,是不是不再只是“对”或“错” —— 值得我们去思辨。...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