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正在偷偷整理人生的草稿
- Shevane Hwa
- Jul 18
- 3 min read
🧠【我脑袋里住着一个宇宙】
我很喜欢和自己对话。 不是那种对着镜子自言自语的画面感,而是那种脑袋里时不时会跳出一个声音,问我:“你觉得人类为什么需要国家?”、“教育制度真的有效吗?”、“如果阶级是人为建构的,那我们为什么还会甘于活在里头?”
这些声音不是吵,是热闹,是我每天早上睁眼就自动播放的思维电台。
日常生活中,我像个资讯猎人。不同平台、各种媒介,就像地图上的藏宝点。
我习惯性地去“搜刮”,读书、听podcast、看纪录片、刷社群、挖论文。
阅读对我来说,是种呼吸。没有它,我会觉得生活不完整。每天至少三小时,我是沉进知识海底的鲸鱼,自由地游。
但这些读进脑袋的东西,常常像拼图碎片,在脑里堆积成一座资料仓库。
我知道,我需要整理。需要一个出口,把这些“奇怪想法”变成文字,
脑袋里全是碎片,但我喜欢这个状态
我的脑子像个堆满奇怪拼图的仓库。
有犯罪心理学的小角落,也有关于社会分层的急就章;有旅行中听到的老奶奶的故事,也有对书中一句反复咀嚼。
它们零散、跳跃、不按顺序。我的大脑不太循规蹈矩,它有自己的通道系统,甚至有专属的传送门。
我一直想把这些想法写下来。
写成文字,记录成日志,或者干脆印成小册子留给未来的我。
但我也有犹豫。
我会想:
“这些东西真的值得记录吗?”
“别人会不会看不懂?”
“会不会只是我一个人的‘自言自语’?”
但最近,我决定不再等“完美答案”才开始写。我想先写下来就好。
我的思维,不在规范里
我真的很欣赏我自己。
不是那种“我最好我天下第一”的自恋,是一种:“哇,原来我脑袋这么有趣”的小自豪。
我习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看世界。别人觉得不可理喻的制度,我会拆开结构看看它的前世今生;别人觉得无聊的新闻,我会联想到人类行为的集体盲点。
🫧关于人际关系,我一直学不会
老实说,我不太擅长跟人建立长期关系。
我看不太懂隐藏的暗示,也不习惯表演式社交。很多时候,别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互动,对我来说像猜谜游戏。
或许是童年留下的痕迹吧。
我见识过太多“利益至上”的关系,那些只在你身上有资源时才靠近的人,最后都在你不需要他们的时候离开。久而久之,我变得谨慎,甚至有点冷漠。
我不主动建立关系,也不轻易依赖别人。但我知道我渴望被喜欢、被理解、被看见。
我希望有人,会为了认识真正的我而留下来。
🔮未来,是我对现在的奖励
电台里有人说:“欣赏生命中的美好,享受每一个当下的瞬间。”
我听着,点头,也有点心虚,因为我常常把焦点放在未来。
对我来说,“未来可期”不是句口号,是我活下去的燃料。我相信现在的每一个小决定,每一个坚持读完的章节、每一次耐住性子的反思,都会像积木一样,垒出未来的样子。
我渴望退休,早点。
想要住在安静的地方,每天写写字、散散步、看看树影和天空的情绪。
我的梦想不是买游艇也不是飞去宇宙,是把自己脑中的那些“奇怪想法”一一写出来,放进世界的角落里,让另一个孤独又好奇的灵魂读到时,轻轻一笑。

🛋我是一个充满矛盾的青年女士
有时候,我很想疯狂。
订一堆网购、吃昂贵的甜点、去学一个用不到的课程,只为了对生活说一句“我还活着”。
但也有时候,我只想耍废。
在床上滑手机,看废片,什么都不做。因为现实太重,而我刚好累了。
我一边无法对世界祛魅,一边还对世界抱有幻想。
这就是我。
三十岁的、在现实与理想中跳探戈的我。
我还在找那个能让我好好表达自我、被理解、被收藏的空间。
而我想,现在开始写,或许就是那个空间的入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