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是我的信仰
- Shevane Hwa
- Jul 18
- 2 min read
我的原生家庭给予我的是一个不太和平的成长经验。小时候的我,并没有什么选择权。一路走来,是那些在生命不同阶段出现的爱心老师,疗愈了我破碎又敏感的身心。所以对我而言,教育不是一份职业,而是一种信仰。
当我终于达到可以选择人生方向的阶段,我没有去追逐更轻松或更高薪的工作,而是选择回校修读教育。我想成为那个曾经陪伴我走过难关的老师,为这个世界出一份温柔的力。
可现实并不总是浪漫的。在进入教育现场后,我常常看不懂某些老师的行为。有些言行在我看来会对孩子造成消极的影响,而这些行为竟然是“常态”。我一开始试图沟通,却发现我们之间的交流像是用不同频率说话,彼此无法理解。
于是,我再次回到大学修读心理学。我想知道:人为什么会这样?
心理学让我看见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,我终于理解了很多“看不懂”的人,但我依然无力去改变他们的做法。我开始接受: 我唯一能做的,就是在自己影响力范围内,尽量站稳立场,尽我所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。
后来我偶然接触到了社会学。那一瞬间,我像是从个体的心灵里爬了出来,站到了社会结构的屋顶,看清了更多的格局与连结。
社会学教我:不是每个人都坏,也不是每个行为都要找道德标准来裁判。
世界没有简单的对错,只有不同的位置与视角。
从《社会学的邀请》到孟庆延老师的《谁的问题》,我慢慢建立起一种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。那些书里并没有“给答案”,它们像是一把钥匙,打开了我的包容力,也让我看见社会学原来也可以这么生活化、这么温柔。
虽然我还是会感到无力,但我也知道,我不需要一个人扛起整个社会的重量。
于是我开始挑选亲近的朋友圈,小范围地一起练习“社会的想象力”,一起讨论社会现象、一起练习站在不同人的立场看世界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找回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点快乐与轻盈。
也许太理性的人,会让世界显得疏离;
但我相信,只要我们保有对人类的好奇,对善的坚持,对系统的理解,我们就能慢慢为这个世界添一点光。
